6月17日,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丁蕙小学”)隆重举行基地校授牌仪式暨“生态德育”建设专题研讨会。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世美,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颖,中心办公室主任彭年强、秘书何丹宁,中心博士杨晓娟、俞晓婷、钱晓敏、俞向军、严凌燕,丁蕙小学校长沈建华、书记胡鹰翔、副校长杨燕燕以及中层领导、班主任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外派联络专家刘迎春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活动伊始,王世美副局长代表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对中心长期以来给予上城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近年来上城区教育局紧紧围绕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 “美好教育引领区”。通过不断丰富“行走德育”内涵,构建区域德育共同体发展机制,学校德育创新项目不断涌现。其中,丁蕙小学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丁蕙小学创建的“生态德育”体系,形成以“智慧三生馆”为特色的生态育人圈,重构儿童学习生活空间,在多元立体的育人生态场中,为每一位儿童的蓬勃成长奠定基础。中心基地校能够落地上城,既是对上城教育的厚爱和青睐,也是对上城德育工作的鞭策和期待。王局长强调,丁蕙小学要充分利用好基地校这个平台,做好融合发展的文章,充分利用好高校的专家资源,融合好上城的区域资源,挖掘好学校的校本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唱好育人交响乐,为上城区德育工作创新赋能。
随后,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颖围绕“中心为什么要建立基地校”“为什么选择丁慧小学作为中心基地校”“下一步怎么样建设基地校”三个问题进行阐述。她指出,基地校鲜活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德育理论研究提供“源头活水”,并上升为教育理论,形成具有引领性的价值观念,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进而为我们基地校的特色项目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引领基地校更好地发展,提升基地校的影响力。中心之所以将丁蕙小学作为基地校,是因为学校有基础、有特色、有氛围。同时,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等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与支持基础教育发展,始终关注着、关怀着、指导着附属丁蕙小学,为学校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她强调,中心基地校的建设将遵循“以点带面”的思路。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步走”。一是要先做好基地校项目指导,通过“凝练基地校德育特色”“打造基地校特色德育品牌”和“推广基地校德育成果”来实现;二是要在把若干“点”做好、做亮、做强的基础上,通过“点”的影响力和辐射度吸引、吸纳更多的优质学校,成为中心基地校的一员,共同携手做扎根中国大地的德育研究和实践;三是要在增加“点”的数量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点”与“点”的资源链接与共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百花齐放式的“德育中心基地校联盟”。她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取得以下三方面的成果。一是指导丁蕙小学建构完备、科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广度的“生态德育”体系,打造“生态德育”品牌。二是协助丁蕙小学孵化一批“生态德育”系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如论文、教学成果奖等等。三是帮助丁蕙小学综合提升育人质量,以研究促教学,带动学校教师重塑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等等。
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世美、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颖、丁蕙小学校长沈建华和书记胡鹰翔共同为中心基地校授牌,同时查颖向沈建华校长授予中心基地校证书。
授牌仪式结束后,双方围绕基地校建设进行集中研讨与交流。丁蕙小学沈建华校长系统介绍了学校整体工作情况,他指出办学9年来,学校形成了“三生”育人理念,即以生命为主体,以生态为支撑,以生长为目标,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让普通孩子能够在家门口享受美好教育。此外,沈校长介绍了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出指向构建一个共学、共创、共享的塑造儿童精神世界的学习场,让儿童在学习场的重构中获得多元的选择,让每一个儿童学会选择、发展个性,更富创新精神。
俞向军博士作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培育”辅导。她向与会人员系统讲解了教学成果奖发展历程、评选要求、类型范围。同时,她还全面剖析了教学成果奖申报过程中的六大注意事项,即“确立成果研究方向及适当的成果名称”“组织领导,建设高水平的项目团队” “分步实施,制定系统可靠的培育方案”“过程管理,持续推进培育项目的教学实践”“加强宣传,扩大培育项目影响力”“注重申报材料撰写,全面总结重大成果”。
俞晓婷博士作了“儿童的自然缺失与回归”辅导。她指出,根据2021年教育部制定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相关规定,学校教育应直面青少年学习、生活方式的新变化,迎接健康教育新挑战。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学业负担重,电子媒介发达,使得城市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过着一种“去自然化”的生活。她引用美国学者查理德·洛夫的观点,指出儿童长期生活在人工环境中,远离野生自然环境,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差,对自然缺乏好奇心等身心疾病,即“自然缺失症”。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自然。她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育方式来打通儿童回归自然之路。一是用自然开启儿童的品格教育,智能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新课题。二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开设“亲自然”相关课程,进行自然教育课程融合等。
严凌燕博士作了“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内涵与培养”辅导。她认为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学生文明素养得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新的突破口,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愈加紧密。她阐释了消费观、生命观、正义观是生态文明素养的关键要素,要从知识、态度、能力、行为四维度去构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基本框架。结合学校发展基础和政策要求,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学校环境、课程体系、师资能力、家校社协同、德育评价等方面,融入学校德育建设,以培养具有生态意识、能融入世界的新时代儿童。
钱晓敏博士作了“为素养而教的课堂形态:背景、内涵与原则”辅导。她认为,“为素养而教”不仅仅是口号,它的提出回应了“双减”政策对高质量课堂教学形态建构的期待,面向了课堂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和课程改革趋势,以及满足建设中国特色化教育理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需要。“为素养而教”的课堂是以“规则”为核心和基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形态,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涵:“准”课堂、“厚”课堂、“活”课堂和“乐”课堂,以提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的有效性。“为素养而教”的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依据规则架构课堂、开放并支持课堂自主学习空间以及以情境问题为活动载体,进而确保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可以理解和掌握规则,更能运用和迁移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素养。
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还围绕“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生态德育’”“‘生态德育’的价值意蕴与现实意义”“学校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使用策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会议最后,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颖做总结讲话。她高度评价四位博士的专题辅导,同时对于今天双方坦诚、热烈、深入的交流给予高度认可。她指出,双方的合作既有前期深厚的感情基础,又有高度一致的未来愿景。她强调,学校育人要服务于国家建设教育强国战略。她希望,双方能够以此次授牌仪式为契机,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双向奔赴,共同推动学校德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