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小红副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增进民心相通:深化中非高校合作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对“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大部分参与院校和非洲孔子学院的访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对继续深化中非高校合作提出项目设置需与大学自身发展的使命相一致、设置能够“在非洲土壤中生长”的合作项目、加强农、林、水、医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合作、优化项目运行机制等若干建议。
首先,文章提出,大学合作是双边的国际活动,对非大学合作,不能仅仅看作一种单方面的援助,而需要结合大学自身的独特属性,考虑大学自身的使命。从既有的项目实施来看,实施效果的显著与否和学科在该大学学科系统中的地位紧密相关,如果合作的项目正好是大学的重点学科,那么合作就会受到高度重视,实施起来也更加顺畅。同时,如果大学自身本来就有教学科研方面的对非策略,也有助于中非大学伙伴关系的发展。
其次,“研究非洲,懂得非洲”是中非大学合作成功的关键。研究非洲,一方面要从宏观层面了解非洲大陆不同国家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使合作项目契合该国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非洲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优劣势和发展需求,以使合作项目嵌入其发展规划之中并成为优先事项。总之,只有在懂得非洲及非洲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才能科学设置能够“在非洲土壤中生长”的合作项目。
再次,从现有项目来看,扎根下去且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是农业、林业、水科学、与工程学、医学、语言、教师教育等领域。在医学领域,中国政府在向非洲提供医疗物资、建设医疗设施、提供疫苗援助、派遣医疗专家和医疗队赴非洲提供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畜牧业也是非洲的重要产业,而动物医学则是非洲缺乏的学科,可将相关领域纳入大学合作之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中非合作历史悠久,为民心相通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的合作应该鼓励更多的农林大学、拥有水科学与工程学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师范大学、高等职业院校等参与进来,壮大当前的合作规模。
最后,文章提出,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双方都参与运行机制的制定和实施,项目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影响合作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和语言背景,建立清晰、高效的交流和合作机制是成功合作的关键。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造成的沟通障碍和理解困难需要双方积极主动地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和适应。此外,监督与反馈是项目优化和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未来,在政策进入新的循环的过程中,应该让项目的实际参与者、利益相关者、研究者等共同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倾听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使项目设置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逻辑,这是项目不流于形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