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下午,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同期活动“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分论坛(一):“智能时代的教学创新与教师发展”于浙江师范大学17幢301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的师生、全省各地中小学一线教师等参加。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陆亭主持本次论坛。
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舒志定作了题为《智能化社会与中小学教师的哲学素养》的报告。舒志定回顾先哲对“人的命运”的追问,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这一概念。他指出,智能社会中信息具有创生性、涌现性、相互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当前教育在面对人的命运(存在)中存在三个问题:自我与他者问题、同情感受问题以及人的心性秩序问题。舒志定认为教育思想发展史是一部教育关切人的命运史,提升教师哲学素养要以追问本源、反思问题为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中国化时代化。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良辉作了题为《智能时代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素养》的报告。他首先打破常规的工具论技术理解,提出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是工具与技艺的运用,是对具体情境中问题的一个解决,并从技术创新教育理论的角度提出技术素养对教师的重要性。然后回到教学发生的地方开始分析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技术需求,通过考察在场的与不在场的技术、操作的与沉思的技术以及有用的与无用的技术,为分析智能时代的教师技术素养提供了一个框架。最后,他希望教育学研究能有更多关于技术的沉思。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云星教授作了题为《主体的重塑:数智时代的主体遭遇及其教育应对》的报告。他梳理了主体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教育无法回避主体和主体化问题,主体的缺失或遮蔽即意味着教育的缺失与遮蔽。在数智时代,人类主体的数字化生存系统改变着人类生存的时空结构和交往方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趋势挑战、质疑了康德哲学中的“主体”“客体”和“主体间性”概念。人类主体与数字化环境、新技术主体处于交互生成之中,这直接引发了人类主体存在形态的衍变和异化。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蒋永贵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学教变革的基本问题与实践探索》的报告。他以小学科学“月相变化”课堂展示活动引出人工智能助推教改的思考,提出“一位老师如果不积极拥抱新技术,将被新技术淘汰;如果痴迷于新技术,将被教学质量淘汰”的论断,并逐一回答了人工智能“为谁赋能”“赋什么能”“怎样赋能”“赋能如何”等问题,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学教变革的系统设计和实践探索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明德作了题为《语言之思与技术之维——人工智能时代高师写作教学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李明德指出,要立足新文科理念建立大学写作训练体系的新时代探索。他将大学写作训练体系中的教育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知识与技能维度、方法维度、过程维度。为解决当前课程思政内涵挖掘不足、贯彻落实不深、教育教学沉淀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他认为应以“理论讲授→范文赏析→习作训练→讲评修改”为教学模式,并建立“12345”学生发展工作机制,开拓多维同频的实施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刘金梅副教授作了题为《中学物理教材知识图谱的构建与研究》的报告。面对ChatGPT的横空出世,刘金梅反思人的意识意义何在。她指出人的学习意识的发展四阶段:不知何为不知、知道何为不知、知道何为已知、不知何为已知。她表示,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建立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概念层级关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把知识点间的关系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南京晓庄学院陈凯副教授作了题为《技术视野下的职前化学教师学习》的报告。陈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探讨职前教师学习经历。他指出,不论过去、今天,还是未来,学习都不是学生的事,是每一个人的事;学习不是学生时代的事,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是对话,是互动,是头脑风暴,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创造。陈凯强调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用自己建构的核心素养才能指引培育他人的核心素养。他指出未来的教师是学习的高手,是最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者,是精于借助技术和互联网进行数字化学习的终身学习者。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叶蓓蓓作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建构研究》的报告。叶蓓蓓指出,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数字化演变日新月异,为顺利推进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高度数字化”转型,可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思维、数字化项目以及数字化治理等方面营造“高度数字化”教育环境、共享基础教育资源、更新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发展师生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建构数字化安全生态圈,实现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创新,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增添动力。
本次论坛开拓了师生们的视野,为智能时代下的教学创新与教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论坛活动营造的良好学术氛围,必将助力中小学一线教师、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化教师教育研究,促进学校科研与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