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下午,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同期活动“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分论坛三在浙江师范大学17幢71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国际青年教育学者之声”。本论坛由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占军、教授蔡连玉和讲师韦正航共同主持,19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依次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同与会师生展开交流讨论。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荣华作了题目为《权威接受理论视域下导师权威的运行机制、影响分化与合理化路径》的报告。他尝试在巴纳德的权威接受理论视域下重新认识研究生导师权威,对其运行机制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影响分化结果进行探讨,并提出研究生导师权威实践的合理化路径,以助益导师权威实践的育人效果。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研究生胡平平作了题目为《志愿服务参与能提升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吗?——基于追踪调研和双重差分技术的因果分析》的报告。她以“毕业即失业”“大学毕业生蚁族”等屡见不鲜的现象为研究背景,指出非认知能力会明显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可能性,大学生非认知能力越强,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就越大。她认为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亟需提升,学生应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并重视参与的量和质,将利他和利己动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双赢局面。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一杉作了题目为《精英主义,价值几何:作者单位特征对学术研究影响力和质量表现的效应》的报告。他指出,以“985”师范高校教育类院系作为基准类别,其他类型作者单位相对于基准类别在影响力和质量方面的精英效应劣势持续缩减(但仍有优势),同时分享了系数检验结果、Shapley值分解结果、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和FFL分解结果,由此针对学术期刊、学术论文作者、学术论文读者给出相应建议,如学术期刊应当不拘一格降人才,重视研究成果本身。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祈然作了题目为《同伴、家庭、师生关系与校园欺凌:影响和防治——校园欺凌行为认知水平的中介效应》的报告。他的研究指出对于那些经常被欺凌或者欺凌他人的学生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了他们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从而使他们更容易被欺凌或者欺凌他人。王祈然认为可以从积极开展反欺凌教育、改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掌握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等方面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杨靖作了题目为《关于增值评价应用中的反思》的报告。他从政策话语、技术基础、现状等梳理增值评价的产生背景,并详细介绍了增值评价的独特优势。他指出增值评价也面临着实际教育生产环境难以满足做出精确增值估计的条件、标准化测试成绩作为量度具有局限性、增值评价结果的有偏性等困境。为解决以上困境,杨靖建议建立高质量的命题队伍和组织保障体系、提高各级各类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配套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琳作了题目为《教育新基建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挑战与路径》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要将“自上而下”的战略规划与“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相结合,理顺多元主体关系,主推融合型基建,融入教育数字化行动战略,提升学校数字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永涛作了题目为《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反思》的报告。他尝试从变革的有效性,即学校变革的预期目标与实际达成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四种价值取向及发生过程,审视不同取向学校变革的正当性及其风险,希冀为我国未来学校变革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镜鉴。
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徐林作了题目为《迈向共同体:协同教育论纲跨媒介写作与教学研究》的报告。他以“我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逻辑起点,选取地处城乡结合部、办学水平中等的典型个案学校,以协同学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结合问卷调查量化分析,探究协同育人的发展历程、实践样态,剖析我国协同育人浅表的现实表征、机制困境与机制归因,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任睿作了题目为《跨媒介写作与教学研究》的报告。她指出,在数字化时代,跨媒介写作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新时代目标。她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跨媒介叙事学、传播学、适应性迁移等视角来重新审视跨媒介写作的原理及其本质,并尝试构建跨媒介写作框架,为跨媒介写作教学实践指路。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敏作了题目为《孤独症儿童前语言沟通能力评估工具的研制及应用研究》的报告。她十分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她通过理论分析、在正常儿童和ASD儿童中的验证等5个步骤确定了孤独症儿童前语言沟通分级可以分为5个复杂程度逐渐递进的级别,同时因为前语言沟通分级信效度良好而确定前语言沟通分级可用于孤独症儿童临床干预目标制定及效果评价。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张翼作了题目为《长期认知训练提升脑功能网络的个体间相似性》的报告。他通过实验来验证珠心算训练是否能提升脑网络社区结构、脑网络功能连接的个体间相似性,最后得出结论——长期珠心算训练可以提升儿童脑网络的个体间相似性,并确认关键脑区/连接”主要位于视觉网络和默认网络,脑网络个体间相似性的提升和行为绩效关系密切。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钱阿剑作了题目为《班级同伴效应的性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他利用准自然实验、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等研究两大问题,即“班级同伴效应的性质是什么”“班级同伴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并探讨“班级构成应更同质还是异质”“班级构成的调整对薄弱学校而言是否为一项低成本且高效率的政策工具”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心怡作了题目为《人机双向反馈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的报告。为了探究学生-教师-机器之间的交互协同模式,以及机器如何赋能学生的编程学习,她通过实验法观察生成性人工智能(AIGC)+教师反馈与仅提供教师反馈对学生编程表现影响的差异性,并挖掘AIGC反馈对学生编程表现的影响因素,尝试明确师生与AIGC工具的交互模式。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研究生丁苗苗以线上形式作了题目为《虚拟现实技术与外语语言教育》的报告。她表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她已在尝试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R)与外语学习相结合,并从多方面完善VR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升芸作了题目为《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育的独特之处:重视非洲殖民史》的报告。她认为坦桑尼亚作为东非一党执政的大国,独立60年里能保持和平、团结、无战争,其历史教育或许值得关注。在介绍坦桑尼亚教育概况后,张升芸进一步指出非洲殖民史是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育阶段划分的重要节点和重要内容,并着重分析了殖民话题对学生日常生活技能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谷亚作了题目为《由爱乡而爱国:清末乡土教材的国家想象及认同建构》的报告。他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当前地方教材建构国家认同的需要,为地方教材开发与实施提供启示。地方教材的建设除了要把握好地方教材的教育性、科学性、文化性等特征外,还应注意其思想性,特别是重视地方教材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与国家教材协同发挥国家认同建构的功能。在编写地方教材时应综合运用多重叙述及话语修饰,把握好“乡与国”的关系,保证“爱乡”与“爱国”的联结,引导儿童“由爱乡而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清涛作了题目为《新时代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路向——以PISA202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为鉴》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科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科学素养,并详细介绍了PISA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历史演变、PISA202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成和特征,也由此获得了推进跨学科整合科学教学、塑造数字化时代科学公民、重视培育非认知科学能力等启鉴。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杨盼作了题目为《全球教师治理的行动策略与发展趋势—基于国际组织相关政策的分析》的报告。他细致分析了全球教师治理的实践进路,发现全球教师治理的主要策略包括“重塑教师的专业地位,赋予教师自主权”“规范教师的教育责任,凸显教师教育权”“发挥教师的专业智慧,保障教师参与权”等。杨盼进一步梳理了全球教师治理的四大发展趋势。他认为,国际组织全球教师治理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国际组织推进全球教师治理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治理工具的局限性、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消除市场和管理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杨颖作了题目为《解析使用留学中介的中国留学生留学决策》的报告。她在报告中介绍了她的留学经历,突出了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流动等研究领域的成果,并介绍个人的科研计划与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她对国际学生流动的深刻认识,表达了对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的热切期望。